植物是花园中不可缺少的造景元素。往往需要一些植物来帮忙点缀,软装饰同样也是。庭院作为户外生活空间也需要注入一定的生活情趣和生活气息,而这些情趣和气息的营造都是需要通过一些具体的物品摆放来传达的。毫不夸张地说,庭院中任何一件物品的摆置都能体现情绪,小到一个小小的铁艺花插、墙面上的挂画或者沙发上的靠枕;大到户外家具如餐桌椅、沙发、秋千的选型,都不容小觑。软装因为毕竟注重装饰性,所以很容易走入为做效果而做效果的误区。庭院是一个户外生活空间,不仅仅是用来看的,即使是的各种布品,也应该优先考虑其实用功能性。
打造一个精美的小型家居庭园并不难,只要处理好“六大关系”,即可以轻松搞定了。这就是:水与木的关系;石与草的关系;树与花的关系;灯与影的关系;简与繁的关系;围与点的关系。传统的造园法则说,“无水不成园,无木不成园,无石不成园”,尤其是小型的别墅庭院风格。这“水”,是指水景,可以是鱼池、喷泉、壁泉、假山叠水等。庭园中有水景增添了景观情趣的实际功能。而最宜与水景产生相伴关系的,就是“木”。水边之木,容易给人带来温馨感。木是指别墅庭院风格设计的木制台、廊等休闲场所。当您劳累一天返回家园的时候,或周末赋闲在家,坐在庭院中小鱼池边的躺椅上,一边读书品茶,一边聆听潺潺水声,那真是一种绝美的享受。日本有专家研究长寿老人的生活,发现长寿者多数家居中都用了木制环境,故推测人的长寿与亲木有关。有水有木,园子就有了灵气。在苏州庭园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这样的例子,曲桥、水榭等样式反映了我国古代园艺师们的精彩构思。
在现代生活中,我们许多人大部分时间生活在封闭的或开放的环境中,我们呼吸夹杂着现代工业气息的空气,坐在断开房间里的玻璃办公室内,我们更多的是和技术而不是人打交道,施展能力的余地有限,并且失去了和自然界的联系。闲暇之时,有一方大气浪漫又回归自然的室外休闲环境就非常的有必要了!有几大必要的元素,第一为水景观,水景观可以为庭院增加活力,还能够丰富庭院。第二就是各种承载花卉绿植的木制品,比如花篮、千秋、木椅等等。第三就是石材,不仅可以用到庭院路径的铺建上,也有很多石景观放置于已供观赏。这样的设计可以让劳累了一天的庭院主人能畅然其中,时时刻刻的享受自然,小桥、流水、人家、犹如一幅秀美的江南山水画面映入眼帘,阳光、空气、绿树、繁花、听风、赏月、弈棋、谈心、生活在这样的庭院中,让厅原主人觉得这是一切美好生活的开始!
中国人的居住精神是在体现“天人合一”的思想,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和庭院有关的。在这个四四方方的天地里,庭院的意义早已不仅仅是一种其乐融融的生活方式的展现,更是作为一种强大的文化载体而存在,给人留下了挥之不去的历史记忆。中国讲究的是“闹中取静,乱中得安”,是自然胜景与匠人之心的完美结合。但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进程,这里类庭院越来越成为大部分人一种遥不可及的理想化追求。随之,新中式庭院应运而生。新中式庭院是现代文明背景下传统元素与现代材质激烈碰撞的产物。它不是盲目的对的照搬照抄,更不是完全的对传统元素的自我扬弃,例如传统庭院中的元素和新型材质的碰撞。它是提炼现代理念的精华,是传统庭院元素的现代化简化,以及不失传统韵味特色的设计,从而来打造不失传统韵味的气质空间,并且传承中国文人的隐逸精神。新中式风格不仅体现了中国传统美学精神,而且在设计上删繁就简,舍弃了复杂浮夸的装饰,力求在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打造出一个简约大气的居住氛围。
融建筑技术和绿化美化为一体,突出意境美。重要手段是巧妙利用主体建筑物的屋顶、平台、阳台、窗台和墙面等开辟园林场地,充分利用园林植物、微地形、水体和园林小品等造园因素,采用借景、组景、点景、障景等造园技法,创造出不同使用功能和性质的园林景观。其设计的基本原则是:1.经济实用:合理、经济地利用城市空间环境,始终是城市规划者、建设者、管理者追求的目标。除满足不同的使用要求外,应以绿色植物为主,创造出多种环境气氛,以精品园林小景新颖多变的布局,达到生态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结合。2.安全科学:屋顶园林的载体是建筑物顶部,必须考虑建筑物本身和人员的安全,包括结构承重和屋顶防水构造的安全使用,以及屋顶四周防护栏杆的安全等。由于与大地隔开,生态环境发生了变化,要满足植物生长对光、热、水、气、养分等的需要,必须采用新技术,运用新材料。